光明日報:中小學校服能不能好看些
原標題:中小學校服能不能好看些
近日,中小學學生的運動式校服引起網友集體吐槽。有網友直言在這樣“丑到爆”的校服陪伴下度過青春,十分可惜。調查顯示,82.6%的受訪者穿過寬鬆運動式校服,51.2%的受訪者直言這樣的校服“丑”。
1993年下發的《關於加強城市中小學生穿學生裝(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對校服設計原則進行了規范:“朴素、大方、明快、實用。”在這個規定中,校服的傳統型內涵、規范性要求、生活型需要比較多。比如,校服要寬鬆,適應孩子長身體的需要等,重在追求一種教育平等、整齊劃一的規范,減少歧視,增加同學融合度,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今天的孩子,其審美需要和個性需求已經非往日可比了。這時,如果教育決策仍停留在自以為是的層面,各種教育規劃、教育決策和教育管理措施,仍是家長意志、校長一言堂,不聽取孩子的聲音,不考慮孩子的需要,不考慮時代特點,其效果注定不會太好。
就當下的中小學校服來說,絕大多數都非常寬鬆、肥大,就像裝糧食的布袋,完全將孩子的身體裝進了校服之中。校服應該體現的青春美、時尚美沒了,孩子們也就失去了一次絕好的美感教育。此外,沒有設計感的校服,從中看不出校園文化、校史傳承,割斷了與文化的聯系——學生怎麼會有服飾自豪感和精神愉悅感呢?
相比我國清一色的寬大運動服,國外很多學校的校服卻做到了不失青春氣息和時代感,文雅而不失活潑,時尚又不失端庄,款式新穎並能將學校的獨特文化內涵蘊含其中。比如,英國的校服注重細節,帽飾、徽章、領帶是校服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合體筆挺的板型,優良的品質以及溫馨的細節處理,無一不顯示英倫特有的學院氣質﹔還比如,韓國的校服能夠隨著流行的變化,不斷汲取時尚元素對校服進行改進,有效地提高了孩子們的審美水平,符合其積極向上的現代意識﹔印尼巴厘島的學生校服都是碎花上衣加深紅色百褶裙,體現出濃濃的民族風情。
校服的漂亮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要買貴,而是要體現中國文化和校園文化。因此,我們有必要來一次校服美化運動,讓校服告別單一、呆板和丑陋,走進豐富、個性和美麗。而實現這一目標,校服的購銷模式就不妨推向市場,通過市場競爭,制作出更多物美價廉、受人歡迎、富有人文內涵的好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