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让爷爷奶奶们穿校服
天气渐凉,早晨去菜场买菜,看见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穿着校服走出菜场,背后醒目地印着某某中学字样。
看样子,两位买菜的老人是夫妻关系,穿着校服竟有点像流行的情侣装。看一看周围,晨练的、接送孙子上下学的、上老年大学的,穿校服的老年人不少。是啊,谁家都有几套被孩子淘汰下来的校服。穿吧,有些不伦不类;不穿吧,就浪费了。这是老人们普遍的想法。
侄子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求学多年,前不久学成回国,我与他在街上看见几位穿校服的老人,侄子乐了,说要是在澳大利亚可看不见这样的街景。
在他们那里,商家根据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制作校服原则,比如统一的基本色(白衬衫和深藏青)、用料、款式等,然后进行校服制作。学校的学生则根据个人的需要,随时可以前往校服商店购买,上学时佩戴上本校校徽即可。说到这些,侄子介绍,他在校期间,经常与欧美国家的一些学生交流,那里的学校也是这么制作与买卖校服,完全市场化。
商店里出售的校服尺码比较多,一般都能买到合身的衣服。试想,如果再漂亮的衣服穿着不合身,还有啥精神可言?另外,让学生选购校服与由学校订制校服相比,在质量上更能得到保证。因为如果质量有问题,学生可以让监护人出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让学生去商店选购校服,完全根据个人需要购买,既环保节约,还有质量保证。等到他们毕业后,爷爷奶奶们也不必再心疼崭新的校服丢弃可惜,而纷纷穿上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