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守着孩子说老师“坏话”
当你听到孩子回家投诉“老师很凶”时,你是什么反应?当老师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不合你心意时,你会不会在孩子面前痛批老师甚至带孩子去投诉老师呢?在早就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时代,家长该如何恰当地保持缄默是一件特别考验情商的事情。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的是,如果父母无所顾忌地批评抱怨,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总之,聪明的父母应该适当帮老师在孩子心中加分,即便真对老师有什么不满,也可以选择私下里沟通,而不是在孩子面前随意流露。家长百态拿老师吓唬孩子
4岁的睿睿是个不折不扣的皮小子,经常把妈妈惹得大发雷霆。但不管妈妈怎么发火,睿睿都不当一回事。后来,妈妈想到了一个方法:用睿睿最喜欢的“张老师”来吓唬他。
每当调皮时,只要妈妈一说“你再胡闹我就给张老师打电话”,睿睿就立马乖了起来。看着睿睿紧张的样子,妈妈有点得意。但没过几天,睿睿妈就收到了张老师打来的电话。老师说睿睿在学校有点反常。“以前睿睿见了我就很高兴地打招呼,最近见了我就躲着走,还有点害怕,这是怎么回事?”
边黎(知远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一般情况下,喜欢用老师吓唬孩子的家长内心是缺乏力量的。他们自己应对不了孩子,才会用老师来镇压。这样做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父母老是吓唬他,会让他们担心老师会因为家里的事情不喜欢他。
总之,这种用老师吓唬孩子的方法虽然没有太大的危害,但家长要尽量避免使用。遇到事情,家长还是应该积极和孩子沟通、正面解决才好。
对老师牢骚满腹
乐乐上小学以后,妈妈对她的数学老师非常不满意。乐乐妈认为,这位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偏大,惩罚起孩子来又偏严厉。于是,不管是不是守着孩子,她都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数学老师的抱怨。
不久之后,乐乐妈就更加生气地发现,乐乐的数学成绩变得更差了。
豆豆上幼儿园时被其他同学推了一把,不小心跌破了膝盖。妈妈去接时,老师一再表示抱歉,并表示已经严厉批评了其他几个推豆豆的男同学。虽然心疼孩子,但豆豆妈对老师的情况也非常理解。哪知道回家以后,爷爷、奶奶看见了,心疼得直掉眼泪。他们边吃饭边控诉幼儿园和老师。这让豆豆妈非常担心,这些话会不会对孩子有坏影响?
边黎: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背后议论他人好坏,是对人际关系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行为,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巨大影响。当家长说了老师坏话的时候,孩子往往就会对这个老师产生不满和轻视。而孩子对老师不满,只有一个发泄口,那就是上课不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愿认真完成作业。另外,如果父母在面对老师时满是恭维之词,一回家就牢骚满腹,更会让孩子感到分裂。
不过,从常理来说,如果让家长一点也不守着孩子评论老师也很不现实。如果无法避免,那就要尽量将评价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中,而不是泛化地评判。比如,家长可以说,老师布置这么多作业让孩子压力太大了,而不能说“你老师不是个东西”之类的。
把对老师的不满迁怒于孩子
因为牛牛上课不遵守纪律,还有推人打人的动作,妈妈被老师请去面谈。谈话过程中,老师的一些话让牛牛妈很没有面子。回家后,深感脸上无光的牛牛妈对牛牛一通打骂,嫌牛牛给家里丢脸了。
边黎:这种把自身情绪迁怒给孩子的情形并不少见。不少家长常常因为自己的面子受挫迁怒于孩子。他们发火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自尊心受挫。而不是因为孩子本身的问题。家长最好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否则将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也不利于孩子与老师培养感情。老师心声学生喜欢老师才愿意听这门课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小学教师陈莎(化名)表示,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评论老师,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一些有损孩子老师形象的话。即使家长对老师非常不满,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跟老师交流,或者提建议,甚至投诉,但你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有半点流露。
陈莎认为,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情感性。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他就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课,愿意认真学好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如果一个学生对某老师产生了负面情绪,他就很难学好这个老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小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常常天真地说:我才不替某老师学呢!
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感性的。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心态、情绪,讲话时的语气、眼神,甚至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陈莎表示,尊师重教,不是因为教师很伟大,非要全社会的人们都尊重他们。倡导尊师重教的根本意义是: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的氛围,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试想,在一个人人都瞧不起教师的社会里,孩子能好好学习吗?专家观点“真情流露”也要谨慎
“老师、家长、孩子要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才够坚固。”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老师钱海霞表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只有当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时,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巨大影响,尤其当家长说了老师坏话的时候,孩子往往就会对这个老师产生不满和轻视。而孩子对老师不满,只有一个发泄口,那就是上课不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愿认真完成作业。
家长的这些负面情绪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也就是说,父母无所顾忌地批评抱怨,可能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如果连父母都在孩子面前不尊敬老师,孩子又怎能做到尊师重道呢?聪明的父母应该适当帮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加分。“即便真对老师有什么不满,也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流露,而应该及时地私下跟老师沟通。”
做老师和孩子的和事佬
家庭教育指导师吴纯表示,当孩子表达对老师的不满时,最佳的选择就是就事论事地与他分析。比如说,如果孩子回家抱怨“老师很凶”时,家长就不妨多问几个问题,搞明白老师为什么凶。有的孩子可能就会回想起,老师凶是因为班里的孩子调皮捣蛋了。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看这个问题,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毕竟,老师的出发点往往是全班共同进步而不仅仅是照顾某一个孩子的情绪。分析好这些问题,孩子自然而然就能正面看待这些问题了。
吴纯强调,在讨论时,家长不要带着道德评判来分析问题,而是要多引导孩子关注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