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71-018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服新闻 >> 行业动态

“退役”校服:我该去哪儿?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1305  发布时间:2015-04-29 11:15:52

 


“孩子上大学去了,一整理,从小到大十几套校服,扔了怪可惜,不知有什么捐赠途径?”一位家长向温州晚报咨询。“街上碰到调皮的孩子,过马路不走斑马线,上前劝说,一问并不是我们的学生,心里感觉很别扭。”一位老师无奈道。

现在的学校几乎都有各自的校服,校服简朴、整齐,避免攀比,且能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无可非议地成为在校生着装的首选。校服有了入口,那么出口呢?长个子了或者毕业了,“退役”的校服们该何去何从?这,似乎一直无解。□张静雅

那么这些集中起来的校服有何用?

一名家长建议:我曾去过西北贫困地区的一些学校,孩子们光着脚丫、衣不蔽体,更别提穿统一的校服了。假如我们某一所学校将旧校服集中起来送给他们,那么他们相当于拥有了自己的校服。

“这个想法倒是值得尝试。”将这个建议抛给各个学校的师生们后,大多数人表示“可行”,他们说这比零散地捐献衣服有意义。不过这里还有几个“问号”。

虽然学校倡议“保管好”

但仍难逃被丢弃的命运

旧校服的主人们基本不外乎三种:收藏派、转赠派和丢弃派。

“有些学生在毕业后拿着校服让老师和同学签字、涂鸦,留作收藏。”一位班主任老师说,但通常只有个别同学会这样做。“学弟学妹们,哥要毕业了,谁要校服请拿走。”在一些学校的贴吧,能看到此类转赠校服的帖子。而采访中发现,更多的校服则是被丢进了垃圾桶。即使刚开始舍不得扔,闲置了几年后,还是难逃被丢弃的命运。

“我们一直倡导学生要把校服保管好。”温州中学政教处陈老师表示,一来校服代表着学校形象,二来关系到校园安全。一些不法分子捡了校服穿着混进校园,会带来安全隐患,可“退役”校服的监管向来是一片空白。

“最好能在本校循环利用,将旧校服留在学校,给本校需要的学生。”一位家长说,他儿子读小学高年级,长得很快,一下子从一米四窜到一米七,几乎每年要买新校服。一边要买新的,一边又觉得原来的校服找不到去处。

毕业了校服留下

“循环站”少人问津

“毕业了,我把校服留下”,提议虽好,实际效果怎么样呢?温州二中副校长潘智敏说,操场上经常有校服无人认领,通常学校都会集中回收拿去干洗,然而洗得干干净净的校服,几乎没人要。

“转赠通常局限于认识的人之间,比如两个家长是朋友,一个孩子读高一,一个孩子读高三,前者校服丢了,就可能向后者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政教处金老师说,如果相互不认识,学生们基本不愿意接受,他们更愿意掏钱买新的。

疑问

校服是学校的“特殊名片”, 是否适合捐赠?

“一般不建议学生将校服送人。”温州中学政教处陈老师说,就近捐赠可能会影响学校的形象。但如果能确保送到外省去,就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

“还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如果对方不排斥的话,那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温州二十一中政教处金老师说。

“换一个角度看,将标着学校名字的校服送到远方,也是一种爱心的传递。”温州四中政教处林老师说。

疑问

2

物流成本昂贵,千里迢迢值不值得?

“近的如文成、泰顺等地通常不太接受旧校服,远的如青海、贵州等外省,则运费相当昂贵。与衣服的实际价值比起来,到底值不值?”温州市实验小学政教处的一位老师提出这样的疑问。该校在几年前曾号召学生捐赠衣物,委托民间义工队“温州滴水公益”送到在地震中受灾的玉树地区。

“温州滴水公益”负责人周选慈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假设要将校服送到四川阿坝州的茂县。一辆装载10立方米校服的货车,从温州到达成都大约需要四五千元,到了之后进入山区还要花费两三个小时,这其中物力人力的支出可想而知。

疑问

3

捐者有心,捐赠无门, 学校该如何对接?

“如果需要捐赠校服,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至于捐到哪儿去?不止学生们不清楚,对学校来说也是困难重重。

“第一,我们很难找到对口的学校。其次,不知道对方的接受程度如何。坦白地说,对有些地方来讲,捐款更加实在。”温州二十一中政教处金老师如是说。五年前,该校曾组织过住宿生在毕业后捐出衣服、棉被等生活用品,就近赠送给本市的一些务工人员。而送校服到外省去,则需要一些义工组织的协助。

而一件衣服从募捐到送出去,要经过挑选、分拣、清洗、晾晒、消毒、烘干、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处理十分复杂,因此很多义工组织对旧衣服捐赠这一块望而却步。

你只要把衣服

打包送过去

其余工作我们来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公益平台,来捐赠“退役”校服呢?温州市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站(简称“捐赠站”)负责人李正喜告诉我们,对于公众所捐赠的物品,工作人员会进行整理分类,然后统一安置于物资救灾储备中心,最终发放到困难人群手中。采访期间,近100立方米的衣物正从温州出发,送往青海、宁夏等地。

“此前我们从未收到过集中捐赠的校服,只见过零散的校服混在普通衣物里。”李正喜说,在分类过程中,往往衣服归衣服,裤子归裤子,于是一套校服被打散后各奔东西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果学校大批量捐赠,那么可以一套一套整理好,集中送到偏远学校去。

也就是说,只要将衣服打包好送到捐赠站,整理、消毒、物流、对接等各个环节都不用捐赠者操心了。